目前,我国汽柴油消费比例基本维持在3比7的范围,柴油在成品油消费中依然保持主导地位。
中石油表示,公众可以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宁湖公园综合展馆查阅到相关文件,并且,现场有专家进行答疑。环评报告指出,云南省无炼油企业,其成品油主要来自华南和西北地区的炼油厂,处于全国成品油供应链的末端,成品油保障亟待加强。
对于公众关心的项目缺乏透明性、安全防护等问题,报告书解释称,该项目的厂区处于草铺镇境内,东距安宁市西部新城区6.85公里,距昆明市滇池附近的民族村27.2公里。特别是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上升,环评走形式已经行不通。然而在业界看来,中石油的这份报告来的有点迟。同时项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清洁汽、柴油产品,采取有效节能降耗和源头削减措施,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且污染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全部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中石油在云南省建设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中缅油气管道配套的炼油项目,其有利于云南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发展,不顾环境、社会条件等,积极上项目,在项目论证方面走形式,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25日,中石油向社会公开了《中国石油云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称,PX项目对评价区的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满足风险事故的防范和处理要求。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2654万吨,增长4%,其中汽油表观消费量增长12.2%,柴油下降1.7%。
另一方面,改革后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更加灵活,市场机制更加凸显,那种简单地追求数量性协调的状况就更没有了制度的支撑。数量性协调退居其后,机制性协调则开始显露其存在和力量。成品油终端消费是分散的众多消费者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不景气,自然会影响到其消费水平,调整立竿见影,速度比较快。在国内需求强劲支撑和推动下,中国石油行业的消费量、炼制产量和产能、成品油产量、进口量可以说是亦步亦趋,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所谓机制性协调,指的是石油行业各个环节根据自身利益和市场信号自主做出决策,各个环节的协调是通过利益互动和市场试错来完成的。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石油行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成品油及石油制品消费增长速度快。
这种简单的表面上的数量平衡往往会扭曲石油市场各个环节本应合理的市场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数量性协调侧重表面的结果,机制性协调强调背后的机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人性的弱点使得人们过于关注甚至追求数量的一致,却不重视甚至反感机制性协调所造成的暂时不适。中国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增长态势与成品油消费量、原油进口量增长乏力出现了某种不协调。机制性协调往往在数量上难以亦步亦趋、完全同步,但长期来看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市场协调机制,石油行业各个环节都会趋于那个协调点,在不协调中实现协调,这就是市场的辩证法。
成品油产量13377万吨,增长6%,上半年汽油、柴油产量分别增长14.8%和0.1%。相反,过往多年的那种和谐共奏却多少有些无奈,是表现出来的某种协调假象成品油终端消费是分散的众多消费者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不景气,自然会影响到其消费水平,调整立竿见影,速度比较快。如何应对经常出现的数量性不协调,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就成为了石油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2013年上半年,中国石油行业出现的某种不协调局面是中国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市场不断成熟的表现,这种不协调中恰恰隐含着协调。另一方面,改革后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更加灵活,市场机制更加凸显,那种简单地追求数量性协调的状况就更没有了制度的支撑。
市场协调的核心不是简单的数量性协调,而是市场相关环节的有机衔接,强调的是机制性协调。从2013年上半年中国石油行业运行态势来看,由于成品油炼制及产量受产能和开工负荷影响,存在较大惯性,调整速度比较慢,所以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尽管这个增长率多少有些无奈和被动的味道。
数量性协调退居其后,机制性协调则开始显露其存在和力量。在国内需求强劲支撑和推动下,中国石油行业的消费量、炼制产量和产能、成品油产量、进口量可以说是亦步亦趋,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成品油产量13377万吨,增长6%,上半年汽油、柴油产量分别增长14.8%和0.1%。因此,数量性不协调就开始显露出来了。但是,数量性不协调毕竟不是一个正能量,且具有一定的破环性,也浪费宝贵的石油资源,更对相关企业构成了经营压力。石油炼制产能和产量提升速度快。
受国内石油矿产资源约束,原油进口规模更是扩张迅猛。所谓机制性协调,指的是石油行业各个环节根据自身利益和市场信号自主做出决策,各个环节的协调是通过利益互动和市场试错来完成的。
2013年年初以来,随着中央政府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民生,加上国际经济不太景气,经济增速放缓,全国GDP下降至7.5%左右,这意味着支撑、推动中国石油行业快速扩张的内在力量开始有些相对乏力了,维持中国石油行业数量性协调的力量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2654万吨,增长4%,其中汽油表观消费量增长12.2%,柴油下降1.7%。
这种简单的表面上的数量平衡往往会扭曲石油市场各个环节本应合理的市场行为。如果单从数量上看,情况似乎有些不容乐观。
原油进口规模增长率为历史新低更是一个亮点,试想国际油价仍然居高不下,国内成品油终端消费又相对萎靡,国家原油战略储备也初具规模,在这种情形下,少进口些国外原油也就少了些经济压力,非常符合经济理性。原油进口规模增长率表面上看比较高,却是多年来罕见的两位数以下增长率的增长。中国原油进口量11415万吨,同比增长9.9%,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的增长率高出成品油消费量增长率2个百分点以上,柴油的消费量更是创纪录地下降1.7%。所谓数量性协调,指的是石油行业各个环节在数量上亦步亦趋,实现同量变化,你多我就多,不多也得多,你少我跟着少,不少也得少。
编者按: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的石油需求和炼厂加工量创下四个月的高位,原油进口量却降至九个月以来的最低点。相反,过往多年的那种和谐共奏却多少有些无奈,是表现出来的某种协调假象。
(作者郭庆方,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石油行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成品油及石油制品消费增长速度快。
随着买方市场不断强化,随着机制性协调的不断完善,维持简单的数量性协调就愈加困难,数量性不协调就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2013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行业这种高歌猛进的势头似乎有些难以为继,协调发展的态势也似乎遇到困难,中国石油行业发展变得似乎有些不那么协调了。
难道中国石油行业多年同高共进的局面要被打破甚至中断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两种协调的差别,即数量性协调和机制性协调。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数量性协调侧重表面的结果,机制性协调强调背后的机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人性的弱点使得人们过于关注甚至追求数量的一致,却不重视甚至反感机制性协调所造成的暂时不适。其实,中国石油企业只要立足国际趋势和国内现实,科学把握石油市场机制性协调和数量性协调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石油市场机制性协调和数量性协调的矛盾,完善进口、炼制(包括产能和产量)、库存、销售各个环节的衔接机制,统筹好国外原油市场和国内成品油市场的联动关系,加强不确定性管理和增强危机经营意识,既有机制上的建设,又有数量上的考量,构建一种韧性协调,以不变应万变,中国石油企业一定会变被动为主动,成功化解各种市场挑战,实现自身长效、稳定、有序的发展。炼油环节的长期价格倒挂就是这种过分强调数量协调的结果。
原油加工量21746万吨,同比增长6.6%。中国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增长态势与成品油消费量、原油进口量增长乏力出现了某种不协调。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市场不断成熟的客观表现。机制性协调往往在数量上难以亦步亦趋、完全同步,但长期来看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市场协调机制,石油行业各个环节都会趋于那个协调点,在不协调中实现协调,这就是市场的辩证法。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10331万吨,同比增长3.2%六是融入当地文化,在当地大学设立包括技术、管理在内的多文化合作培训项目,联合培养跨文化的管理人才。
本文由慌作一团网我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慌作一团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怀孕8个月肚子一阵一阵痛怎么办?”